承上文
几百年来,咖啡馆成为与音乐、华尔兹并列的维也纳“三宝”。
中央咖啡馆位于奥地利维也纳一区 Herrengasse 街 17 号,比邻宏伟的菲尔斯特宫。这家开业于 1860 年的中央咖啡馆有讲不完的故事。
走进中央咖啡馆,迎面就是阿登伯格的塑像,他坐在椅子上,手放在咖啡桌上。他曾在这家咖啡馆写作,后来遇到施尼茨勒,得到赏识,走上文坛。
今天人们对他的作品都不太熟悉,却大多知道一句广告语——“我不在家,就在咖啡馆;不在咖啡馆,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。”这句话说的就是阿登伯格与中央咖啡馆的关系。
如果世上有些文艺腔调的咖啡馆,愿意在门口树一块小黑板,写上一句文艺腔调的名言,那么阿登伯格堪称始作俑者。
他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:
“你如果心情忧郁,不管是为了什么,去咖啡馆!
你所得仅仅四百克郎,却愿意豪放地花五百,去咖啡馆!
你仇视周围,蔑视左右的人们,但又不能缺少他们,去咖啡馆!”
Odeon 咖啡馆位于苏黎世湖边。数十年来,这里是各国知识分子经常光顾的地方。流亡的作家、画家和音乐家都把 Odeon 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。
包括克劳斯·曼、贝尼托· 墨索里尼、斯蒂芬·茨威格、詹姆斯·乔伊斯、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、列宁等一众社会文化名流都曾是这里的常客。
据说,达达主义就发祥于此。
位于西雅图派克市场 1912 号的 ” 第一家星巴克 ” 建于 1971 年,是全世界喜欢星巴克咖啡的人们到了西雅图必定会去的地方。
因为星巴克原本是卖咖啡豆的,所以店面装修得像仓库一样,最早也并没有桌椅可供休息。
但还是有很多游客来到这里,宁愿站着品尝,也要在这里点上一杯咖啡,试图寻找到星巴克咖啡最初的味道。
星巴克门口的玻璃橱窗前,经常有街头艺人抱着吉他深情演奏。
来的人每天都不一样,演奏的风格也不同。
要是哪天能凑去听个现场版,再用蹩脚的英语跟他们交谈几句,呵呵呵~~~
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鲁马滋咖啡馆,店面小巧,装修简约、舒适,进到店里的人往往有种相互之间的熟络感。
Rumors 是印尼语,译为“朋友家”,也恰恰概括了这家小店给人的感觉。
这家咖啡馆采用法兰绒冲泡咖啡,能萃取出咖啡所有特性,并把各种优秀特性完美结合表现出来。
在鲁马滋安静的欣赏一杯杯手冲咖啡的诞生,无所事事地消磨上一个下午,这是任何街头美式不能媲美的享受!
在日本北海道,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星野度假村 Tomamu,以美丽的云海景观闻名中外。这里有一个被称为距离天国最近的咖啡馆,它便是云海 Terrace。
在这里,顾客可以俯视山下,漫天云海触手可及。
在人间待久了,偶尔去云上喝杯咖啡,体验一番梦游仙境般的感受,真是幸福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