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埃塞尔比亚产的咖啡豆包装上面会写着什么G1、G2、G3的,这些是代表了什么呢?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差异呢?
所有的咖啡按照处理方式日晒或水洗定义为三种类型:
- Speciality (washed & unwashed) :缺陷数少,杯测风味品质高;
- Commerical (washed & unwashed) :达不到精品等级,但比国内消费等级要高;
- Local / Domestic (washed & unwashed):缺陷数多(未熟豆),过季以及存放不佳导致的风味相对较差的咖啡。
其中,Specialty 与Commerical是针对出口国际市场,Local是针对国内市场贩售的咖啡。
ECX 具体分级与评分标准如下:
- 水洗处理方式的评分定义
- 物理特征占40%:缺陷数(20%),外观尺寸(10%),颜色(5%),气味(5%)
- 杯测品质占60%:干净度(15%),酸质(15%),口感(15%),风味特征(15%)
- 日晒处理方式的评分定义
- 物理特征占40%:缺陷数(30%),气味(10%)
- 杯测品质占60%:干净度(15%),酸质(15%),口感(15%),风味特征(15%)
- 整体总结:
- 所有咖啡按照处理方式先分类为:日晒,水洗;
- 各自按照物理特征与杯测基本品质评分为G1-G9 的9个等级;
- 对当中G1-G3按照SCAA标准再次杯测,更细致的评定其风味属性,对其中不低于85分的G1、G2评定为Q1等级;
- 对其中介于80到85的G1 ,G2,G3评定为Q2等级,对80分以下的所有G1,G2,G3 评定为G3等级;
- Q1与Q2分类为Specialty Grade 出口。G4 – G9保持原分级不变,与G3一起分类为CommercialGrade出口。
水洗豆Grade1代表每300克生豆中有瑕疵豆0~3颗;Grade2代表每300克中有缺点豆4~12颗。当然,实际上卖家和买家的瑕疵豆标准肯定是有点不同的(要不然为什么我们可以挑出来那么多瑕疵豆?),但是瑕疵率的对比还是很轻易分辨得出。
G1的瑕疵豆明显要比G2的少,这也就是说,排除具体风味和烘焙程度的影响,埃塞俄比亚G1的咖啡豆要比G2的咖啡豆更加优质、评分更高,起码在瑕疵风味上很明显可以区分开。